參考消息網7月27日報道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7月25日報道,研究認為,負面的社會關系可能加速衰老。內容編譯如下:
我們許多人的生活里都有一些讓我們焦慮多于快樂的人。這些人不僅會讓我們沮喪,而且可能加速我們的衰老。
紐約大學的李炳圭(音)和同事們分析負面社會關系對脫氧核糖核酸(DNA)微小化學變化(稱為甲基化標記)的影響。這是表觀遺傳學的一個例子,顯示你的行為和環境如何帶來變化,從而影響基因的作用方式。李說:“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標記的模式會以可預測的方式發生變化。”
他說:“超過半數成年人表示,他們的親朋好友中至少有一個麻煩制造者。”
這些個體似乎對人們的表觀遺傳標記有顯著影響。每個麻煩制造者都會導致生物衰老加速約0.5%,使其生物年齡平均比預期生理年齡大2.5個月。
負面的社會關系可能引發慢性炎癥應激反應。李的團隊觀察到,在有此類關系的人體內,這些標記物水平更高,這可能損害免疫系統。
李說:“如果社交網絡中的麻煩制造者比例很高,其生物學影響程度堪比不吸煙者和吸煙者之間的差異。”
進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發現,我們的友誼受秘密規則的支配,這些規則基于從性別到睡眠時間等方方面面。我們獨特的社交指紋幫助決定我們被誰吸引,哪些友誼能夠長久,以及為什么有些朋友最終可以被替代。
這種影響在那些也給予對方某種社會支持的人身上最為明顯。李說:“今天安慰你的人,明天可能就會批評你,這比那些你可以簡單歸類為糟糕并因此避開的關系造成的生理傷害更大。”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亞歷克斯·哈斯拉姆說,這篇論文“當然和其他探討此類問題的研究結果一致,指出社會關系對健康的重要性”。
他還認為,群體歸屬感對衰老的影響可能大于少數個體的影響。他說:“如果我是讀書俱樂部或合唱團的成員,那么影響健康的因素將是我對整個群體的認同,而不是我與每個成員的融洽程度。”(編譯/趙菲菲)
(審核: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