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纜承擔全球逾95%跨國數據流量,我國企業率先升級“32個雙向車道”容量
海底“超高速”,3200部4K電影秒傳
本報訊 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昨天發布《中國參與國際通信海纜建設和保護相關情況報告(2025年)》,報告顯示,當前我國通信海纜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我國企業在行業中率先推出了32纖對海纜解決方案及全系列產品。
國際通信海纜是一種敷設于海底、用于跨國通信與數據傳輸的光纜系統。為了更好滿足數字化高速發展帶來的日益攀升的國際帶寬需求,我國企業率先推出了首個32纖對海纜解決方案及全系列產品。從6纖對、12纖對到最新的32纖對,相當于原本海底海纜是6個雙向車道的海底高速,而現在直接升級為了32個雙向車道的海底“超高速”通道。在“車速”不變的情況下,車道上能同時開動的車輛顯著增多,這也使得傳輸容量大幅提升。
海底光纜承擔了全球逾95%的跨國數據流量,是現代全球通信網絡的核心組成部分,而且海底光纜的傳輸速度非常快,每對光纖每秒可達到16TB以上。換句話說,我國最新推出的32纖對海底光纜,只要眨一下眼睛,就可以完成3200部時長2小時左右的4K超清電影傳輸。
中國承建的全球海纜系統,鏈接了全球主要市場,加速了沿線國家融入全球經濟社會的進程,為跨境電商、金融領域、跨國企業的實時交易和數據流動提供著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審核:歐云海)